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校党委书记郭天平,党委副书记、校长周传德和校党委委员、广大师生在渝北校区和南川校区通过电视、手机网络等渠道,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集中收看大会直播。师生们激情澎湃、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将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抗战精神,积极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推动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渝北校区师生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南川校区师生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党委书记郭天平:九三阅兵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必将极大地激发全校师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学校将以此为新的契机,传承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在职业本科教育的新起点上,立足装备制造特色,聚焦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瞄准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将爱国情怀、奋斗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为教育强国、民族复兴培养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党委副书记、校长周传德:九三阅兵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也是对和平的庄严宣誓,更是对未来的坚定昭示。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建设者,我们既要仰望先辈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更要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学校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积极健全完善学校职业本科教育体系,塑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新形态,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关键办学能力,为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多重工力量。
车辆工程学院副院长、“全国模范教师”杨洋:观看九三阅兵,目睹我国自主研发的装备威武前行,我深受震撼、倍感自豪。这不仅是一次国威军威的集中展示,更是国家工业实力与科技创新水平的庄严宣告。作为车辆工程学院的一名教师,我更加意识到肩负的时代使命——我们培养的,正是支撑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的高技能人才。立足本职,我将与万千职教同仁一道,紧密对接制造强国战略,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着力锤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培养能够解决关键技术问题、驱动产业变革的高素质工匠人才贡献力量,奋力书写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职教篇章。
党委宣传部部长、教务处处长黄文胜:观看九三阅兵,让我内心深受震撼与鼓舞。我们要把抗战精神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创新“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强化媒体矩阵育人功能,激励师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将阅兵所彰显的奋斗精神与学校职业本科教育特色相结合,深化产教融合,把爱国情怀、责任担当融入教育教学,激励师生以实干担当传承红色基因,为培养服务先进制造、支撑国家战略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凝聚磅礴动力,为教育强国贡献重工智慧与力量。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团委书记孙建冬: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伟大抗战精神作为铸魂育人的鲜活教材,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铭记历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实践。
发展规划处处长陈友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丰碑。发展规划处将自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刻把握其时代价值,把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转化为科学谋划学校未来发展的具体行动和扎实成效。我们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科学谋划学校“十五五”建设规划,为建成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不懈奋斗,为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副部长(副处长)谢伟峰: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昭示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穿透力与时代感召力。我深感传承红色基因、铸牢育人根基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将抗战精神融入教师思政建设全过程,推动抗战精神从历史记忆升华为育人资源,引导教师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转化为教学实践,努力锻造一支信仰坚定、情怀深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磅礴精神力量!
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赵长军:这次阅兵全面展示祖国的最新国防成就,特别看到网络空间部队方队、信息支援部队方队首次亮相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展现了中国积极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坚决维护网络安全,坚定捍卫网络主权的重要作用。作为学校数字化的建设者,更觉得倍感自豪、责任重大。我们将应立足自己岗位,用好数字化技术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王丽:观看九三阅兵,师生群情振奋、深受教育。阅兵既是对历史的庄严回望,也是对和平的坚定守护,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责任所在。我们要把阅兵所展现的科技自立、强军兴军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引导师生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勇挑重担、追求卓越,强化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重点方向,以课程思政厚植家国情怀,以实训实践提升实践能力。
民主党派代表、设计学院院长李兰:观看盛大的阅兵,我内心澎湃,深切感受到国家繁荣与民族团结凝聚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民盟成员和设计教育工作者,我更加坚定了教育报国的初心。我将立足本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优秀设计人才。以教育夯实强国之基,以人才汇聚奋进之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与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金渝琳:九三阅兵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英烈,更深刻体会到强军建设与珍爱和平的时代使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上,我们要铭记历史,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红色基地研学等形式,引导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践行初心使命。同时,引导师生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以实干服务发展大局,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庆: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智能建造、绿色低碳国家需求,打造“红色匠心”课程思政,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建筑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服务城市更新、乡村振兴,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绽放绚丽之花。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李应:九三阅兵,是一次对国家意志与综合国力的庄严宣誓。铁流滚滚、战机翱翔,展示的不仅是现代化国防力量的辉煌成就,更是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自强、从苦难迈向复兴的伟大征程。我们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观看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志向的强大动力,培养更多既有坚定政治信仰、又有卓越技术能力的新时代“大国工匠”,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坚实的职教力量。
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雷正桥:九三阅兵通过抗战老兵方队、新型武器装备展示等环节,生动诠释了伟大抗战精神与强军兴军的崭新成就。学院将结合《国防安全教育课》,将阅兵展现的“陆上作战群”“无人作战群”等现代化装备案例融入教育教学,强化学生科技强军认知。同时,通过组织抗战精神主题研讨,引导学生以史为鉴,理解“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深刻内涵,激发爱国热情与使命担当。
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科负责人曾兰珺: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当国歌响起、国旗升起时家国情怀瞬间点燃。纪念活动是生动的师德师风课,我们将把这段历史及其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和奋斗精神,深度融入师资培养和师德建设中,引导广大教师铭记历史、启迪未来,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图书馆教职工李沅栗: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让我感受到了强国强军的伟大成就,为我国的国防实力感到无比自豪,这是我们国家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提升的有力证明。作为图书馆老师,我们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收集和整理抗战相关的文献资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历史,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努力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文献资源服务,助力学校教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预备党员教师张小娟:阅兵彰显了国威军威,让我深刻感受到先进武器装备的背后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的强大支撑。我将坚定育人初心,把阅兵激发的使命感融入教学科研,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能力,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学生预备党员田瑞: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内心深受震撼。这场阅兵不仅是国防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历史分量,以及今日和平与发展的来之不易。作为青年党员,我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将其转化为刻苦学习、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校属各单位
编辑:党委宣传部